2020年6月,经济管理学院依托乡村振兴研究院,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2019级本科生范围内选拔25名优秀学生组建首届“乡村振兴实验班”。根据“产业兴旺、生态宜居、乡风文明、治理有效、生活富裕”五大主题分成五个小组,通过理论专题学习、社会实践服务、科学研究创新等方式,同时纳入政府职能部门、产业企业、高校、研究机构联合培养,构建了“政产学研”四位一体协同模式进行人才培养。开班至今,三年学习期满,“乡村振兴实验班”成效初步显现:首届“乡村振兴实验班”共25人,中共党员20名,占比80%;国家英语四级通过率100%;国家英语六级通过率92%;就业率100%,其中保研、考研升学共13人,升学率为52%,有多名同学进入中国人民大学、中国农业大学、暨南大学、华中农业大学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双一流高校深造;考公上岸5人,企业就业5人。
首届乡村振兴实验班组建以来,班主任及其小组指导老师团队以立德树人为根本,以强农兴农为己任,将“五育并举”嵌入“三全育人”中,致力于培育懂农业、爱农村、爱农民的新型人才,以真挚的感情服务“三农”和“乡村振兴”,取得了显著成效,为“乡村振兴实验班”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。
班级组织建设保障有力。班级组建开始,学院即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与临时党支部,配备了班主任、班长、临时党支部书记和支委,为班级运行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。通过组织同学们设计班级Logo、班徽、班旗、开通班级微信公众号、制作班级通讯录、拍摄班级合影等方式,培养了学生的集体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,增强了班级凝聚力。班级还改革建立完善了会议制度、讲座考勤制度、请假制度、评比考核制度、建言献策制度、监督制度等,修订完善了《农林经济管理专业“乡村振兴班”考核管理办法》,提升了班级管理的制度化水平。
理论专题学习平稳推进。为不断提升实验班学生理论水平与专业能力,学院不定期邀请国内著名专家学者开展理论讲座论坛,开展了包括农村发展、农业经济、乡村振兴、调查研究等二十余个主题交流讲座,提升了同学们的农经理论知识储备。同学们通过坚持自学和集中学习相结合、书本学习和交流学习相结合、理论学习与业务学习相结合、专家讲座与专题研讨相结合的学习形式,不断增强了自身的思想素质、专业素养和科研能力。
社会实践服务多点开花。为探索乡村振兴发展道路,讲好乡村振兴故事,实验班指导老师利用寒暑假期间,分组带领班级成员组成实践团队,赴于都、高安、修水、万载、芦溪等十余个县(市、区)开展服务实践,进行调查研究,形成了乡村振兴班数据库,撰写各类调研报告与心得体会50余篇,提升了学生对乡村、农村的熟知度,提升了学生发现问题、钻研问题、解决问题的能力,为江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“江农方案”与“江农智慧”。
科学研究创新可圈可点。乡村振兴实验班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、调查研究、科学研究能力,在创新创业立项、论文发表、调研大赛等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。据不完全统计,该班学生获批结项2021年立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省级立项1项;以第一作者撰写发表论文1篇,以第二作者撰写发表论文3篇;并且在第四届“乡村振兴”高峰论坛暨“乡村人才振兴与乡村建设行动”学术研讨会、第六届“鄱湖论坛”上,多位同学作论文分享并获得奖项;第九届“华创杯”调查分析大赛上,获得一等奖、二等奖、三等奖各2项。
立足新起点,踏上新征程。乡村振兴实验班将继续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厚植学生爱农情怀,多措并举推进政产学研协同育人,提升人才培养质量,继续培养更多“一懂两爱”新型“三农”人才,为农业强国建设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贡献更多力量。(供稿:经管学院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