各学院及有关单位:
为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热情,浓厚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氛围,选拔优秀团队参加“第二届中国‘互联网+’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”,现决定举办江西农业大学2016年“互联网+”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,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:
一、参赛时间
2016年4月--6月
二、主办单位
江西农业大学学生工作委员会
三、承办单位
农学院
四、参赛类型及对象
“互联网+”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分为创意组和实践组。
1.创意组的申报人是团队负责人或创业企业法人,为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,团队尚未正式注册或注册时间晚于2016年5月1日。
2.实践组的申报人是创业企业法人,为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或者毕业5年以内的毕业生;创业企业在2016年5月1日前已注册。
五、参赛项目
参赛项目要求能够将移动互联网、云计算、大数据、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紧密结合,培育基于互联网的新产品、新服务、新业态、新模式。发挥互联网在促进产业升级以及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中的作用,促进制造业、农业、能源、环保等产业转型升级。发挥互联网在社会服务中的作用,创新网络化服务模式,促进互联网与农业、教育、交通、金融、消费、生活等深度融合。参赛项目主要包括以下方向:
1.“互联网+”现代农业,利用互联网提升农业生产、经营、管理、服务和创新水平,促进农业现代化水平提升,包括“互联网+”农业电子商务、“互联网+”农村金融服务、“互联网+”农产品质量安全等领域。
2.“互联网+”制造业,推进制造业更好的将互联网融入创新过程,基于互联网开展技术研发合作,提高创新成功率,加快创新成果应用,分担创新投入风险。包括智能硬件、先进制造、工业自动化、生物医药、节能环保、新材料等领域;
3.“互联网+”信息技术服务,包括工具软件、社交网络、媒体门户、数字娱乐、企业服务等;
4.“互联网+”商务服务,包括电子商务、消费生活、金融、旅游户外、房产家居、高效物流等;
5.“互联网+”公共服务,包括教育文化、保健、交通、人力资源服务等;
6.“互联网+”公益创业,以社会价值为导向的非盈利性创业。
六、注意事项
1.参赛学生须以创新创业团队为单位报名参赛,允许跨院系组建团队,每个参赛团队不少于3人,指导教师 1-2 人。
2.参赛项目内容须健康、合法,无任何不良信息。参赛项目所涉及的发明创造、专利技术、资源等必须拥有清晰合法的知识产权或物权。
3.对于已注册运营的项目,在报名时需提交单位概况、法定代表人情况、组织机构代码复印件等相关证明材料。
4.各学院于2016年5月13日前,将《江西农业大学2016年“互联网+”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报名表》(附件1)和《江西农业大学2016年“互联网+”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参赛汇总表》(附件2)的纸质版交至农学院学工办刘康处,电子版发送至刘康办公系统(5173)。
5.各学院在2016年6月3日前,将自主撰写的《创业策划书》的纸质版交至农学院学工办刘康处,电子版发送至刘康办公系统(5173)。
6.所有参赛学生需要到大赛官网注册报名,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(http://cy.ncss.org.cn)或江西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网(http://cy.jxjob.net/cy/),具体注册报名流程见《参赛团队官网注册报名流程演示》(附件3)。
7.6月上旬,学校组织专家对参赛选手提交的《创业策划书》进行初步审核和评选,并选择一定比例优秀作品入围决赛,决赛相关事宜另行通知。
七、奖励措施
根据作品提交数量和质量情况,大赛设立一等奖(≤5%)、二等奖(≤10%)、三等奖(≤15%)以及鼓励奖若干,给予一定奖励并颁发获奖证书。
对部分特别优秀的获奖团队,学校会组织专门培训,并推荐参加“第二届江西省‘互联网+’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”。
八、其它事项
1.各学院要高度重视,指定专人负责本次比赛的组织、申报和管理等工作,同时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和创造比赛所需要的条件。
2.鼓励参赛作品突出“互联网+农业”的特色,发挥我校农业学科及涉农学科的优势。鼓励各学科专业深度融合与协同,以赛促建,为各学科专业的发展插上“互联网+”的翅膀。
3.各学院要广泛宣传,积极动员并组织学生参加大赛。学生人数在2000人以上的学院不得少于10项,1000—2000人之间的不得少于7项,1000人以下的不得少于4项。
其它未尽事宜请与大赛相关部门联系,联系人:刘康,电话:83813014;李飞,电话:83828453;钱萍,电话:83828037。
附件1:江西农业大学2016年“互联网+”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参赛汇总表.doc
附件2:江西农业大学2016年“互联网+”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申报表.doc
附件3:参赛团队官网注册报名流程演示.doc